大部分医院院徽中,绿、红、蓝三色的使用率居于榜首。色彩作为造型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能通过与其他造型手法相结合,引起观者生理和心理的感应,触动其情绪,从而获得一定的印象。在院徽中,被广泛运用的色彩自然是被设计者及使用者认为最能触动观者内心的。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今院徽的色彩运用上,色彩展现形式相当有限,绿色、红色、蓝色虽使用较为普遍,但同色亮度普遍偏深,相对更为保守一些,缺乏突破和创新,往往给人以陈旧、老套的感觉。一是色彩把控能力不足,缺乏自信;二是大众色彩审美能力明显滞后,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简单粗暴”,简单地选用色彩,粗暴生硬地将不同色彩进行组合。由此常表现为医院标志整体呆板,粗糙,缺乏张力。
2、元素雷同滞后
很多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归根结底是使用元素种类少,雷同、扎堆现象普遍。越早与医疗建立关联的元素使用率越高,认可度越高。如红十字图形于19世纪60年代被用于伤兵救护团体志愿人员的识别标志,20世纪初进入中国,距今已有百年的时间,其形象并未发生太大的改变,即使已有明文规定医疗红十字标志规范,但仍存在照搬红十字会标志的现象,而且“十字”图形在医院标志中的使用率占近半数之多。这医院品牌标志发展与医院发展出现严重滞后、脱节。
3、结构生硬堆砌
各元素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一个完整、饱满的图形,必然存在一个结构上的关系。顾名思义有拼接、有融合才称得上“结构”。单纯的元素图形的堆砌只能形成一堆元素,而非一个完整的有主有次的图形结构。现有的很多中国医院品牌标志从严格意义上讲只能称得上是“一堆元素”,元素之间缺乏必要的过度衔接,在内涵上也缺乏一定的深度,只浅显地表明医疗行业“救死扶伤”、“爱心守护”的传统意义,缺乏自我个性的张扬,优势特色的凸显。标志虽小,却别有洞天。元素的生硬堆砌,只会造成视觉表达的主次不明,又如何能传达出医院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品牌的独特魅力?只有将医院标志当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精神灵魂的个体,像艺术大师的画那样从可视的形象中给人以精神上的触动,才能产生共鸣,留下深刻的印象。
启动画册设计从企业形象高度统筹策划,设计和印刷工艺; 敏锐洞察行业发展,捕捉企业特质;紧跟阅读习惯变化趋势,精心研究与洞察版式之美, 最终达到企业形象塑造,信息传达和宣传公关的作用,从而最大化画册是的使用价值。